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卷十
治体四政本下
圣学
李因笃
愚读史至三代以前。而后知古之学。与古之所以王也。古无不学之天子。无天子学而不为圣人。当是时天下之言学者。率皆以天子为师。圣人为规矩焉。夫人皆以天子为师。则不致有细响争鸣之害。而其本以端。以圣人为规矩。则不致有卮言自树之疑。而其传以正。记曰非天子不考文。盖无不学于天子者也。又曰虽有其位。苟无其德。不敢作。盖无不学于圣人者也。自天子不学。而学之统在下。在下则不尊。故处士得挟私以害公。自天子学不皆圣人。而学之失在言。在言则不一。故百家得丛起而破道。秦汉以还。乘流逐弊始也。误以文为学。而其学日靡焉。继也并以文为不必学。而其文日益靡焉。始也以秦汉视三代。有旷世之感焉。继也以后王视秦汉。而亦有旷世之感焉。嗟乎。不有天子而学为圣人者。将何以持其终哉。夫天子而学为圣人。其功非一蹴而至。则其事必博修而明。昔者尧之命舜曰。天之历数在尔躬。允执其中。舜之命禹曰汝终陟元后。惟精惟一。允执厥中。此学之始也。而其人皆圣人。则是学为天子者也。说之告高宗曰。惟学逊志务时敏。周臣之进戒于成王曰。日就月将。学有缉熙于光明。此言学之始也。而其人皆天子。则是学为圣人者也。故语德有性反之殊。语行有安勉之辨。语世有创继之分。而要其孜孜于学。异世同揆。虽末流渐细。伯相承。吾犹可远综其得失而详说之。汉高马上。奚事诗书。而每善陆生新语。文帝斋居。夜感鬼神。而遂为贾傅前席。武饶雄畧。江都之策。三往而益亲。宣本高才。修正之功。二人而已备。光武之受经。乐且忘疲。孝明之执业。贵而能下。贞观锐志经术。自征伐而抵耄期之年。开元妙选师儒。躬迎送而崇保傅之礼。宋太祖晚好读书。而子孙多令主。明高祖首开文治。而历代有闲人。他如元帝鼓瑟吹箫优游寡断。魏子桓博闻强记。流览无成。荒芜于六朝。争燕泥庭草之工。沦丧于五季。召白马清流之祸。而其间以不学失之者半。以学失之者又半。甚矣。词章记诵之未为工。而忠信渊通之非坐致也。董仲舒曰强勉于学德。日进而有功。而范祖禹谓今日之学与不学。即他日之治与不治。则治术系之矣。程子曰今德之成就在经筵。而元承旨谓天下事宰相当言。宰相不言。台谏言之。台谏不敢言。经筵言之。则言路系之矣。尹焞为侍讲。先宿斋沐。冀书己诚以悟君。而朱子谓生平所学。惟正心诚意。不敢不告。则臣节系之矣。曾子曰尊其所闻。行其所知。乃高明而光大。而孟子谓以德行仁者王。以力假仁者。则世风系之矣。明帝重几杖之师。自枉乘舆。太宗端宏文之选。时清中夜。而前世谓汉之羽林。悉通考经。唐之屯营。皆受经义。则国势系之矣。故真德秀论帝王为学之本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之要。其篇自明道术至教戚属。凡十有二焉。邱浚论王为治之序。治国平天下之要。其篇自正朝廷至成功化。亦十有二焉。盖天子之学所谓大学。圣经之文纲也。曾子之传日也。皆言其理也。德秀之书内也。浚之书外也。皆言其事也。天子而欲学为圣人。其用力之次第浅深。成功之久近难易。郅治之隆替偏全。讨论其理。举行其事。于以驯至乎唐虞而追踪于汤武不难也。
虽然。今世之言学圣者。吾窃惑焉。以为黄帝学于太真。颛顼学于录图。帝喾学于赤松。尧学于尹寿。舜学于务成。禹学于西王国。汤学于威子伯。文学于铰时子。武学于郭叔。此正史所不载。其言失之诞而不经。以为法四表四渎。而学天地。准赢缩缓急。而学四时。因经纬德行。而学九州。随仁智信武。而学万姓。顺嘲食息。而学百物。御言听动思。而学六曹百执事。此荒忽无可致力。其言失之浮而鲜据。其最陋者。则斤斤言御经筵。复名对袭前人之成说。而无所发明。夫经筵者学之一地。召对者。学之一时。且不知慎择宫檐。委启沃于佥邪而朝婴夕侧。翻为宴溺之私。不知简求阁台。付论思于巧令。而紏缪绳愆。罕赌对扬之益。往往然矣。即使书日便朝。荐绅俨列。昌言正论辐辏于前。以为匡迪则易。而暮夜所临。晏朝所列。纷华眩目。淫巧荡心。以为持养则难。故经筵召对。一日之暴。深宫燕间。十日之寒。此势必不相胜。其言失之拘而不达。其尤缪者。则泛泛言心即政。政即道。踵制科之恶习。而无能变计。夫心有人心道心之别。政有徒善徒法之讥。故大学言心必言正。中庸言性不言心。朱子以为或生于形气之私。或原于性命之理。而今曰心即政。将保其皆道心无人心耶。二帝不传政而传道。三王有传政。而要皆论其所存。程子以为本关睢麟趾之意。行周官周礼之法。而今曰政即道。将保其政之尽善而一一合于先王耶。况乎平居有讲贯习复之勤。存养省察之严。方寸之内虚灵自持。必先不乖其守。而动静云为之际危微。理欲之防。酬酢之时。万变纷纭。而后不爽其衡。盖心放之则易。操之则难。政非知之艰。惟行之艰。皆一切置而不论。其言失之僻而无稽。古之学者。其得如彼。今之学者。其失如此。岂真气数之有升降。而降材之有殊哉。吾闻天之生人。贵者多秀。故以贵治贱。即以贤治不肖。书云。惟人万物之灵。则人之秀于物也。又云。亶聪明作元后。则天子之尤秀于人也。此亦何分于古今。而必甘自逊谢。以为不如。将谓有异人。亦有异天乎。天不可异而人自异之。盖学与不学之辨也。孔子曰。十室之邑。必有忠信如邱者。不如邱之好学。故化赤渐乎丹。为黔资乎墨。东矢贯扉。铁羽更加其深入。西金跃虎。淬磨尤利于发硎。失物则亦有然者矣。而况于学乎。况于天子之学为圣人乎。且吾观唐虞三代之君。率劳心焦思于上。茅茨不翦。上阶不除。则无宫室之侈也。大羹不致。粢食不凿。则无燕衎之奉也。大路越席。后庭练裳。则无服御之华也。清庙之音。一唱而三叹。朱弦而疏越。后妃之美。勤着于葛覃。风行于芣菖。则无声色之娱也。当时如巢许之徒。甚至视天下为厉己。相率而逃之。其语虽大过。亦可以知古人之非乐此而自便矣。夫民劳则思。思则善心生。逸则淫。淫则恶心生。而又世之人主。生于深宫。长于富贵。慆心溺志之物。习若自然。慎修思永之图。置于身外。而一旦欲夺其所恃。进以所难。即使横经问业。如寻常章句之士。尚不能得。况天德王道之重。訏谋定命之微。妄冀生安。羞居困勉。无论其不学。即学亦铺张之具耳。
愚尝考明道和靖之说书。西山仲深之衍义。而约举其最切于时君者。则效法宜明也。伊尹之训太甲。周公之期成王。称先德。不轶于汤武。述前徽。不出于夏商。何者。事非其所近。虽大不亲。言非其所能。虽高弗涉也。今执孟子我非尧舜不敢告王之语。若殷周已不足为。矧降而汉唐乎。然则伊周岂薄视其君哉。自宋以来。孰不以尧舜待君。孟子自待。而究其所成。比太甲成王者何人。愚以为学者。效也。以后觉效先觉。近则祖宗之家法。远则先朝之实录。择其善者而从之。其不善者改之。其虚实必有辨矣。则日讲宜切也。今之讲筵。类以十三经二十一史。汇而进读。愚以为世之儒者。穷年下帷尚不能竭一经之用。如二十一史。卒业者益难其人。况人主宫寝之内。燕居之时。未必时时皆学。骤受以经。则扞格而不人。泛投以史。亦驳杂而无从。曷若曰。讲经义数条之外。勑大臣有识者。集汉文本记贞观政要。及庆历宏治诸篇。共为一书。置之上前。讲臣敷陈而条晰之。俾无有高远难行之患。而凡稗官野乘蛊惑君听者皆屏如鸩毒。闻之共庶几矣。则侍从宜简也。程子有云。人君一日接贤士大夫之时多。亲宦官宫妾之时少。则道积厥躬。德修而罔觉。吾观立政之篇。自三事大臣。下及承仆侍御虎贲缀衣之属。凡朝夕在上左右者。皆三致意焉。故曰。出入起居。罔有不钦。今世主之御经筵不数数也。其对贤士大夫端人强谏之士。不数数也。而其所最狎者。顾所谓承仆侍御虎贲缀衣之属。畋猎声歌玩好之端。苟慎求贤者而任之。亦安往非学矣。则节俭宜敦也。传曰。上有好者。下必有甚焉。汉谚曰。城中好高髻。四方至一尺。所谓踵其獘而甚也。今天下之獘极矣。其患在奢。其风自上。愚谓公侯之家。世禄之胄。一马之。费至数千。一食之须。费至数百。珠径寸。则不可为价。石色丹。则不可为值。以至笼赂公行恬不知愧。害将有不可胜计者。令非不严禁之。然骄奢之源不杜。货贿之流不息。而欲清其源。则必自上始也。齐高祖曰。吾治天下十年。当使黄金与土同价。故后宫有大练之服。而下之衣彩者不安其身。宰臣有脱粟之餐。而下之食旨者不甘其味。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。以言教者讼。以身教者听矣。则风俗宜厚也。吾观周公之处顽民始终凡八诰之。反覆二代兴亡之故。忠厚悱恻。溢于言表。而卒之东迁以后。天下诸侯羣起而叛周。而服事不二。以迄于亡者。则向之顽民何则。所以结之者深。感之者至。故久而不可变也。目人主之权。赏足以褒天下之善。刑足以止天下之奸。然皆治其已然者耳。若夫消患于未萌。劝诫于未立。发其羞恶之良心。而恃为根本之远计。则非有旷举不可。武王代商封舜禹之苗裔。尊微箕而不臣。兴灭继绝。若于勘乱之谋无与。此所谓旷举也。独不可仿而为之乎。况夫好生而恶杀者。天道也。先礼而后刑者。君德也。先后之序。今既不能尽合。而内之台省外之节镇。一切入告之章。皆有劾无举。以为举出于徇私。安知劾不出于报怨耶。夫大臣。国家所与共治者也。一荐贤之事。疑不敢信。则天子为孤立矣。传曰。大臣以人事君。又曰。人君劳于求贤。而逸于得人。今之论者。率以刻薄猜忌之道待其下。而下亦以粉饰因仍之政事其上。上下相蒙。坐匮之术也。盖亦反其本矣。则功令宜信也。语曰令出如四时。又云布令如金石。古之贤王或用一人下一令。非有大不便于民者。守之不易。何哉。易之而大善。则民受其利。易之而小善。则民兼受其利与害。苟易之而不善。即其害未有穷也。今一令之行。上尝数变矣。夫数变以求其善。未必得善也。况令在甲而移之乙。则甲之害。人已受之。令在乙而移诸丙。在丙而移诸丁。则乙丙之害。而人又受之。假使专守其甲。仅害之一耳。今且以三易得三害。善者不可知。而害者未有已。何如政有徒循旧章者之为得乎。夫明效法。切日讲学之事也。非学无以要其成也。严侍从。敦节俭厚风俗。信功令。不尽学之事也。非学无以悉其故也。天子而必学。则道与法皆自上而操之。天下之仪型乃端。天子必学为圣人。则制行与立说皆自上教之。而天下之视履不惑。故主敬以立其基。克勤以扩其虑。存诚以俟其积。无倦以期其终。迪德以正其本。发政以观其施。原于稼穑艰难以定其志。推乎礼乐修明以达其才。体诸尊贤敬士以作其孚。极之配天飨祖以尽其蕴。而学之能事于是乎毕。然此皆载于史传。备于经筵。近而求之有余师矣。
实心任事以收乂安
杨素蕴
题为太平非文员可致。图冶以力行为先。请勅内外臣工。大破积习。实心任事。以收乂安之效事。臣一介竖儒。七年外吏蒙 皇上不次抡擢。拔置台班。即沥肝披胆。总不足以仰报高深于万一。臣言官也。宜以言为事。然今天下所患者。正在乎议论多而成功少。中外鲜实心任事之臣耳。臣故不敢剿袭陈言。浮泛列款。敬以力行之说。痛切为 皇上陈之。 国家建官分职。内设卿寺各部院衙门。外设督抚藩臬按诸。司一官各有一职也。一人各有一事也。事事振起。则天下立见强固精明之象。若稍有丛脞。则苟且偷安。废弃必多。况今天下。怠玩成习有不止于一二人一二事者乎。前此虽屡经 天语申饬。言官条奏。然而诸臣悠忽之习。已成一极重难返之势。总视为纸上之空言。终未有勉图之实绩。伏乞再行严勅内外大小臣工。各修职业。共殚谋猷。操黜陟人才之权者。当实实以进贤退不肖为务。屏绝苞苴。却除情面。勿徒以循资挨俸。遽了衡监之能事。司足国裕民之柄者。当实实以生财节用为务。如何而军无庚癸之呼。如何而民无逃亡之虑。勿徒以分数考成。遂毕持筹之心计。责任封疆者。当思兵惰将骄。何计可以制其跋扈。寇警盗窃。何计可以靖其妖氛。职司本反者。当思死者不可复生。断者不可复续。凶恶不至漏网。而无辜勿令含寃。如此用人理财大兵大狱各得其道。而平天下无余事矣。至于督抚[巡]按。或仗钺临戎。或秉宪巡方。均有惩贪劝廉之典。以察吏安民者也。当实实锄奸除暴。扶善安良。俾贪墨之徒望风解绶。而循良之吏共庆弹冠。不得舍豺狼而问狐狸。奖奔兢而抑恬退。则大法小廉。民生其有瘳乎。推之庶司百职。人人振起精神。大破从前推诿之积习。事事求其整顿。一洗向来因循之陋规。此所谓有治人无治法。太平之效可立覩矣。更愿 皇上推诚御物。于大臣则优以礼貌。于小臣则宽其微生月。俾人人得展才见长。是尤端本澄源之要术也。若夫政治得失。生民利病。容臣次第条陈。有闻必告。以仰副 皇上孜孜求治之意。伏惟 睿鉴采择施行。
体论
李楷
为国者贵于识国体。善乎横浦之言曰。一都一邑亦自有体。第识之者鲜耳。夫国体犹身也。人之圣愚不同。而体略同。国之治乱不同。而体遂大远。识体固难。为体者尤难。是故君子不可以不慎。古之为国者。以开创之人为鼻祖。以守成之人为肖子。以中兴者为神孙。以末季者为败类。何也。国体立于祖宗。守于臣工。信于天下。虽有善者。不得輙有所变更。此一定之体也。祖宗忠厚。易之以聪察。则流为忍。祖宗勤劳。变之以端拱。则趋于弱。祖宗节俭。不可以好大而喜功。祖宗仁恕。不可以烦苛而惨忍。席前人之业者。为体所束而不敢肆。即在开创之君。不敢妄一言动。苟一立法者。何为若是之鳃鳃也哉。今日偶一为之者。后世将指以为口实。盖上顾于天命。下视乎舆情。酌于前代。商于臣工。而后乃着之为令。宪之为律。我之不敢睢恣者。祖宗之道固当然。祖宗之体亦所当然。呜呼。岂易言哉。体有小大。有贵贱。人之所宜辨者也。体有修短。有强弱。天之所不移者也。国家之体亦然。周之奄有四海也。一道德。同风俗。固宜天下之国。无不象指。而周公之鲁。太公之齐。治法一判。而后世之强弱修短以之。此可以知两公之国体焉。齐人之功利夸诈与鲁人大异。强者先亡。弱者后亡。天道之所在。亦大可知矣。而昧者惊葵邱之盟主。以王霸并称。至于秉礼之邦。惜其孱于三桓。几以弱者之緜延。不如强者之赫奕。孟夫子必扶王以黜。羞桓文而卑管晏。愚尝推其意。知国体之光明磊落者。尤宜以可久可大之道。端其始。而戒其终。圣贤之于国体也盖如此。迨乎七雄之时。或强或弱。亦各有其体焉。秦之体虚恢而不坚。耗竭而不永。似强而不强。其强阳也。乃其所以为羸也。愚谓圣贤之道。与国家之体。必相须以有成。体则其规模气象。道则其精神命脉也。体厚不如气厚。国强不如君强。何以明其然也。厚于气者貌虽清而寿。啬于气者貌虽肥而夭。是故为论国者。言人心言天命。而国体次之。此主气之说也。夫亦不敢狃祖宗之法。而畧天人之际也欤。或曰身藉手足。国藉同姓。一体之谊。不可削也。观于往事。莫不皆然。以此推之。休戚与同之臣。亦同体之义也。天下一家。其为之士民者。皆同体也。同体之中不可以暌异。善为国者。其勿恃祖宗之盛。而忘天下之人哉。
请进日讲疏
倭仁
奏为敬沥下忱。请进日讲。恭摺具 奏仰祈 圣鉴事。窃闻考古可以知今。慎终必先图始。自来求治之君。或于便殿涉览羣书。或于经筵讲求古训。本集思广益之心。为勤学好问之事。岂过为是劳苦哉。是非悉昭于千古。法戒即判于一心。心以有所慕而思奋。舍己乃可以从人。心以有所畏而知警。思艰乃可以图易。古之人主。所以致治太平者。其道由此。去年秋间京师盛传 皇太后特简廷臣进讲通监。风声所布。中外欣欣。罔不以手加额曰。此帝王所不数见之盛事。 皇太后垂念及此。此诚社稷生民之福也。一时士大夫同心向道。争自濯磨。咸谓 皇太后圣明天纵。犹孜孜好学如是。我辈宜何如砥砺。勉为 国家有用之才。争向书肆购求通监。所有善本。为之纸贵。可见上行下效。感应之机。捷于桴鼓。若使见诸实事。着为令典。其鼓舞更不知何如矣。乃自去秋至今。未见举行。自以政务殷繁。暂为停缓耳。以 皇太后求治之诚。岂有始勤终怠之虑哉。但今天下望治情殷。美意争传于万口。实政未举于一朝。论者以 朝廷有此善举。而诸臣不克成其事。诚可惜也。或谓今日之务。宜求实济。不必沾沾于具文。 实济不分于而分于心。心之不存。虽帝典王谟。皆可视为具文。而无关体要。心之所属。虽衢讴巷议。皆有资于实济。而为益身心。况通监一书备详治忽之由。足定从违之准。尤治天下者所急宜留意者也伏愿 皇太后明降谕旨。诹日进讲。以 天亶之聪明。 日新之学问。不惟 圣治弥增美备。中外共仰精勤。而我 皇上好学之心。日闻 慈训。亦必益思奋勉矣。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。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。谨 奏。
再通监一书。卷帙浩繁。似可择其有关治乱得失者。日讲一二事。此外无庸及。以归简易。至致治之理。莫备于经。若取四书五经中切要之言。俾讲官衍为讲义。敷陈推阐。与史监互相发明。则裨益 圣德尤非浅鲜。附片谨 奏。伏候 圣裁。
经筵讲义二篇
倭仁
学而时习之至不亦君子乎
臣谨案论语首章言学。是圣人吃紧为人语。世上无人不当学。帝王之学。为天下治乱所关。宗社民生所系。尤为紧要。朱子恐人不知所学何事。注中提出一性字。始能尽人性。尽物性。尧舜禹汤文武皆是先觉。汤之日新又新。文之缉熙敬止。皆是时习样子。今日必须立起志来。以古圣先贤为法。未知必求其知。未能必求其能。如此日有孜孜。虽与尧舜禹汤文武比烈可也。望 圣明勉之。 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。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。即学于古训乃有获之意。师心自用。断不能明善复初。
道千乘之国至使民以时
臣谨案此言治国之要。亦是治天下之要。敬为万事之纲。一言一动。尚不可忽。况国事乎。事无论大小。动于一念。便思及治乱所关。行于一时。便念到安危所系。如何敢不兢兢业业。至于信乃上下相孚之枢纽。法令一。使人有所率循。赏罚公。使人有所激劝。布一诏旨。四方谅其不欺。创一制度。百年守而不变。是之谓信。国用奢俭。不但关乎经费。并且系乎君心。一有不节。即为败度败礼之根。如寡嗜欲。省工作。止游畋。皆是节用之事。必如此则财有余裕。而国用不至匮乏。民者国之本也。古之人君视民如子。一民饥如己饥。一民寒如己寒。必使无一夫不得其所。书曰抚我则后。虐我则雠。可不爱乎。